生物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发布时间:2025-05-1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生物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简介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2007年度教育部、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影响和带动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广东药学院生科院(教育部“生物医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课程体系创新与特色

1.专业与特色

生物技术专业设置四个板块,分别是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安全评估(以转基因产品安全、药物的药效及毒理为特色)、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市场需求设计一个板块。

根据最新的生物学进展和组学的发展,2009年将在生物科学专业下开设系统生物学方向(与医药结合,尤其是与中医药结合),主要使学生利用前沿的知识开拓思路,增强创新意识。

2.教学改革创新

1.综合性实验:开设“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大实验”,“分子生物学(跨课程)综合性实验”,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综合性实验等。

2.研究课题设计:在高年级的选修课,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学生自主设计课题、撰写标书,使其了解和掌握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

3.药物开发、注册和申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一种生物药物为例,设计药物开发计划书,使其对药物开发、注册和申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设计性实验筛选。由学生设计实验内容并讲解,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筛选优秀设计方案,并把部分优秀实验设计作为实验课的内容,分组实施。

(二)生物技术创新实验室

通过共同探讨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确立长期发展课题方向的重要性,让本科生根据生科院发展方向设计课题并实施。

(三)学生创业中心

在老师引导和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设计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发掘自身的科研潜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本实验区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学生课题评选的程序,有专职管理老师处理日常事务工作,专款专用(学校配套资金11),二级学院从专业建设费中拿出部分款项进行配套。除让学生设计和自主完成项目外,并积极进行校外交流与合作。

 

 

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水中倒影

 

 

 

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外景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陈浩明